森林公园票务系统解决方案:当“绿水青山”遇上“智慧大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莽山国家森林公园这类以原始生态环境为核心吸引力的景区而言,这句话是发展的总纲领。 它们的使命,是在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享受野趣的体验的同时,必须将生态保护置于首位。如何在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找到一个可持续的平衡点?
传统的“人海战术”式管理,显然力不从心。而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的数字化之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为“绿水青山”装上一个“智慧大脑”,用数据实现对生态的守护和对体验的提升。 这个“大脑”的核心,正是新一代的景区票务与一体化管理系统。
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区的“双重”考验
保护之“困”:核心保护区(如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水源涵养地)如何避免过多游客的干扰?如何量化景区的“环境承载力”,并以此为依据调控客流?单凭经验判断,既不科学,也存在风险。
体验之“痛”:生态景区往往地域广阔,景点分散,通信信号可能不佳。游客容易迷路,也难以获取实时的服务信息。同时,如何将生态科普知识巧妙地融入游览过程,变“观光”为“研学”,也是一大难点。
经营之“难”:如何将会员、研学、康养等新兴业态与传统门票业务结合,形成多元化的营收结构?数据孤岛使得这一切都难以落地。
“易景通森林公园票务系统解决方案”化身龙峪湾的“智慧大脑”
“易景通”为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等生态景区提供的,远不止于门票,而是一整套“生态+智慧”的解决方案。
以“预约”为盾,守护生态红线
系统强大的“分时预约”功能是第一道防线,它将客流削峰填谷,避免了对环境的瞬时冲击。更关键的是,针对园内的核心保护区,“易景通”能设置“二次预约”或“虚拟围栏”。游客进入该区域前,需再次扫码预约或核验身份,系统根据预设的承载量进行放行。这相当于为最珍贵的“绿水青山”上了一把精准的“数字锁”,实现了科学、动态的保护。
以“服务”为媒,重塑游览体验
“易景通”的系统,是游客口袋里的“智能导游”。通过与景区地图和LBS定位结合,游客可以在小程序上获得手绘地图导航、最佳游览路线推荐、以及沿途景点的语音讲解。当游客走进一片红豆杉林,手机便能自动弹出关于红豆杉的科普知识。这种沉浸式的智慧服务,不仅解决了游客“迷路”和“看不懂”的痛点,更极大地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和知识附加值。
以“数据”为根,驱动永续经营
每一次游客的预约、入园、扫码行为,都汇聚成宝贵的数据资产。后台的数据中心清晰地描绘出游客画像:他们从哪里来?在哪个景点停留最久?对哪种生态体验最感兴趣?这些数据,为景区优化产品(如开发夜间观星、森林瑜伽等康养项目)、精准营销、申请科研经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它让景区的每一个决策,都有据可依,从而在“金山银山”的转化之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的实践启示我们,在生态旅游时代,“智慧”与“绿色”密不可分。 “易景通”所扮演的“智慧大脑”角色,通过精准的客流调控守护了“绿水青山”的底色,通过无处不在的智慧服务提升了游客体验的成色,更通过深度的数据洞察,为景区描绘了“金山银山”的未来亮色。这,正是生态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便看看
- 2021-11-25一键游景区方案助力旅游景区,新思路新发展
- 2022-02-06虚拟现实(VR)与旅游业的相关分析
- 2021-12-14“游云南”App长辈模式保障老年人无忧出行
- 2022-01-13旅行者用自驾游转丝路之旅
- 2021-12-15上海徐汇、嘉定、松江区、青浦入选首批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