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开展文化旅游招商引资活动的观察与思考

  金秋的敦煌,菊芳吐艳,瓜果飘香,满目皆是欢喜之景。

  9月7日,作为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分项活动,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大会在敦煌成功举办。文旅企业共襄盛会,优质项目同台推介,签约成果百亿印证,金融助力产业发展,构成了甘肃文旅强产业、抓招商、引资金、促发展的新奋斗图谱。

  走丝绸之路

  路,是一种语言。丝绸之路,是自然述说、历史述说、文化述说的综合展示。她既是商贸往来、互惠合作之路,也是文化交流、文明对话之路。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千百年来,丝路沿线各国人民敢于寻觅、勇于前行、善于交流、勤于传承,于是酝酿出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丝路文化,凝聚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甘肃是镶嵌在中国西北的“玉如意”,有“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之称。余秋雨说,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这不仅是对敦煌文化的生动诠释,更是对甘肃文化的现实观照。游一圈甘肃,无时、无处、无地不与文化关联:看敦煌莫高窟,能览民族文化;走丝路景区,可探丝路文明;赏《丝路花雨》,足观艺术经典;品《读者》之书,即寻心灵之旅;逛风景名胜,是追圣贤足迹;尝陇原小吃,乃阅西北风情。纵览古今观变化,横看西北谋发展,甘肃之政治意义、历史文脉、发展功能在西北都是独具一格的。

  文化之于甘肃,既是宝贵的历史财富,更是强大的竞争力。以敦煌为例,因踞丝路要冲,建莫高窟,生月牙泉,更有玉门关、阳关拱卫,是华夏文明的地理坐标,是甘肃旅游由西向东的出发之地。多年来,敦煌秉承文化传承与旅游赋能主线,建成鸣沙山月牙泉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和阳关、雅丹4A级为主的13个A级旅游景区,带动旅游从业人员占城市人口的48%,文化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GDP占比超过60%。

  2014年,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文化旅游是其中最具活力的领域,以此衍生的“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是其靓丽名片。

  丝路精神凝结于历史,启迪在当下,成为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的鲜明指引。开展文化旅游招商引资活动,就是牢牢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最大机遇的重要实践,意在用足用好用活敦煌文博会这张“国际名片”,构建敦煌文化制高点、打造丝路旅游枢纽带,推动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创新发展,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凝心聚力,携手开创互利合作、共赢发展的广阔天地。

  活招商之路

  中国历史长河启示我们:丝绸之路勃兴之日,就是经济发展振兴之时。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繁荣于唐宋、绵延于明清,这条跨越古今、贯通中外的丝绸之路,成就了众多商业佳话,提炼了许多商贸经验,值得学习借鉴推广。

  甘肃地处亚欧大陆桥的核心通道,地形狭长,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分布着酒泉、嘉峪关、张掖、武威、天水、平凉、陇南等多个繁荣一时的商贾重地,是华夏文明与域外文明交流、融合、共荣之地。

  进入新时代,甘肃发展已处于爬坡过坎、追赶进位的关键阶段,加快发展是面临的最紧迫任务,是全省上下的最强烈期盼,是文旅融合的使命所在。

  甘肃文旅有资源优势、有发展活力、有干事队伍,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招商引资是强投资、增动能的上策,是拓合作、谋发展的硬招。今年,甘肃省文旅厅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挂帅出征”,先后在上海、西安、济南、杭州、福州、广州、厦门等地推介文旅招商项目,释放招大引强信号。以对接全国500强、打通招商大渠道为方向,邀请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等10多家央企、商会投资座谈,带头大招商、招大商。联合举办全球旅行商大会暨甘肃文旅产业招商引资推介活动,现场签订招商引资项目14个、总投资42.18亿元。在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上举办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大会,签订12个重点文旅项目,总投资58.9亿元。酒泉市、天水市、张掖市、临夏州等14个市州分别组成文旅招商团赴外省对接文旅招商引资目标企业。1-7月,全省文旅部门开展招商活动242场次,引进500强4家,累计签约项目77个、金额174.7亿元,汇集出文旅招商的崭新动能。

  活商贸之路,如溯源而上,必将攻玉于石,石尽而玉出;淘金于沙,沙尽而金露。甘肃文旅将以招商引资为纽带,从古今传承的历史精神中汲取智慧结晶,从内外开放的空间布局上拓宽渠道,从东西互济的维度上打开局面,从虚实结合的特点特质中找准举措,通过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把“一带一路”甘肃段建成“增长之路”“繁荣之路”,为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文旅贡献。

  兴文旅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世界丝绸之路的四分之一在甘肃、中国丝绸之路的三分之一在甘肃。甘肃省文旅资源丰富多彩,富集度居全国第五,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自然奇观的博物馆、民族风情的大观园、品质旅游的目的地,具有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丰厚家底。

  面对竞争的市场环境,甘肃文旅绷弦搭箭、弯弓如月,以赤诚之心招引强企入甘,挖文化底蕴、建标杆项目、做高端业态,以推动文旅发展再上层楼。

  此次在敦煌举行甘肃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大会,坚持合作发展、共赢发展、共商大计、共建项目、共享收益,不断创造更多利益契合点和合作增长点,共签约重点文旅项目26个,资金突破106.6亿元,文旅产业招商实现建链有方向、强链有龙头、延链有业态。从一串串数字中,我们看到了甘肃文旅行业拼经济、拼业态、拼发展的姿态,展示全域出彩、品质出众、业态出新的文旅发展之路。

  中建六局甘肃区域负责人杜少辉说:“我们从文博会中看到甘肃文旅发展空间大、机遇多,下一步将发挥央企优势,深化合作、拓展投资,为甘肃文旅发展助一臂之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文旅产业既是硬实力,又是软实力,也是“一带一路”“五通”的重要推手和实践平台。放眼“一带一路”的新十年、新百年,文旅产业在经济建设、产品开发、文化融合、民心相通等方面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合作共赢期和深度融合期。

  甘肃文旅将以产业发展为骨架,以文化底蕴为血肉,主动响应健康中国新战略,彰显优势构建文旅康养产业链;以甘青、甘陕、甘川、甘新、甘蒙为闭环,立足西北打造自驾游产业链;着眼做亮“陇上乡遇”品牌,突出特色打造乡村旅游产业链;以航天、怀古、地质、寻根为主题,绽放光彩建设研学旅游产业链;立足世界文化遗产优势,展现魅力延伸文化体验产业链,主打“交响丝路·如意甘肃”金字招牌,努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文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甘肃文旅发展战线长、布点多,其中省会是重头,敦煌是龙头,陇东是源头,河西是彩头。“单打独斗”留不住游客,“串珠成链”才能做大产业。甘肃省文旅厅将保持“跳起来摘果子”的拼劲,着眼文旅产业链条,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业态升级、新兴业态建链,推动文旅各项工作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助力产业发展大盘真抓实干、提质攀升!


以上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标签: 甘肃旅游
首页banner图

随便看看

电话咨询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850-1230

免费试用
客服微信

扫一扫添加微信
微信号:178733333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