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漾濞县已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3项
截至目前,漾濞县已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3项,其中省级5项、州级12项;传承人共有37人,其中省级2人、州级15人。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一项项濒临失传的少数民族传统技艺得到了传承和发扬,让漾濞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愈发灿烂。
漾濞县境内有汉族、白族、彝族、回族等13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9%,民俗文化异彩纷呈。有传统的彝族“火把节”、傈僳族“刀杆节”等重要节日;有别具一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刀舞”“卢鹿者”等民族歌舞,还有“彝族刺绣”“火草织布”等民族手工技艺。
从2016年开始,漾濞县每年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投入资金20多万,主要用于传习所建设,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等活动。目前,漾濞县已建设传习所16个,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学校1所,且每年至少开展一到两次传承活动。
近年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坚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指导,扎实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大力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这几天,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轰在富恒乡石竹村教授当地文艺队跳彝族传统舞蹈“卢鹿者”。为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传承,漾濞县每年都会开展几次这样的传习活动,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文艺骨干、民间艺人的引导和培训,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以上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随便看看
- 2022-02-25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海南多项活动+全媒体营销激活冬春旅游市场
- 2022-01-19残疾人冰雪运动发展
- 2021-12-06浙江余村,安徽西递村上榜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 2021-12-02哈尔滨体育学院与融创文旅集团达成“校企合作”
- 2021-11-17智慧景区建设是旅游景区发展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