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文旅的情绪体验:场景层面-在地文化-共情
夜间文旅的情绪体验,首先要“场景层面”
夜间文旅要实现持续增长,需将情绪价值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的消费场景。消费者的情绪价值产出,势必高度依赖对于场景的重现,一方面互动式的艺术展览,另一方面达到沉浸式体验,能够深刻激发游客的情感共鸣,让他们在旅行中获得更深层次的体验和记忆,从而增强游客粘性,将“头回客”变为“回头客”。主题化场景的情绪锚定通过文化主题提炼与场景化表达,为游客创造特定的情绪氛围。
例如山东泰安的“大宋不夜城”,通过建筑风格、服饰礼仪、市井活动等元素营造穿越时空的沉浸感。用宋文化IP,将文化叙事化,沉浸式体验的情感驱动以故事线串联游览过程,增强游客代入感。
更深层的情绪设计,则在于“在地文化”的挖掘
沉浸式体验是让游客从看客变为主角,从旁观者变为入戏者。打破“观演壁垒”,游客才能更好的融入并获得情绪价值,深层共鸣的产生依赖文化符号的现代表达。传统元素需要解构重组,用年轻人熟悉的语言重构文化叙事,深度挖掘在地文化的情绪基因;随着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文旅产业的竞争将聚焦于“情绪基建” 能力,即通过空间设计、内容生产、服务创新系统性构建游客更深层次的情绪价值网络。
上海蟠龙天地坐落于上海市边缘的西部郊区虹桥商务区,项目总占地面积752亩,项目旨在通过挖掘在地文化,在保留传承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对蟠龙古镇进行整体改造与再利用开发,打造新的上海文化地标和展示窗口。项目保留了古镇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如蟠龙庵、程家祠堂等,同时融入了现代商业元素,打造出了独特的商业氛围;同时,项目内设置了非遗体验工作坊、汉服体验馆等,让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情绪的最高境界是“共情”
共情,在旅游情绪中的最高境界是指游客在景区中能够深刻感受到景区所要传达的情感和价值,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和连接。这种共情不仅包括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涉及到对景区文化、历史和人文精神的理解和认同。
共情,作为文旅项目的灵魂,要求我们从游客的视角出发,深度洞察其内心需求与情感共鸣,以独具的情感理念,结合精心打造的街区,构建独一无二的文旅体验。这种体验不仅需要满足游客的物质需求,更要碰触其心灵深处,让旅行成为一次情感的交流与升华。
重庆洪崖洞的爆火绝非偶然——当游客站在千厮门大桥远眺,层层叠叠的吊脚楼被暖黄色灯光包裹,宛如《千与千寻》的奇幻世界。这一刻,城市的魔幻现实主义美学击中人心,拍照打卡只是表象,真正的消费动机是对“诗意栖居”的瞬间占有。
随便看看
- 2021-11-25柯桥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旅游景点推荐
- 2021-12-15杭州旅游攻略必去的景点,想去杭州的朋友快来呀
- 2022-02-242月22日,2022年甘肃省春夏季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召开
- 2021-12-09智慧景区建设提升游客体验
- 2021-11-25物联网技术在智慧酒店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