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区入口,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家人拿着一张“家庭套票”的二维码,第一个人刷码进去了,剩下的人却被闸机拦在外面,面面相觑;或者一个导游举着一叠票,在检票口和工作人员一张张核对,身后的几十名游客排起了长龙。

“一票多人”的核验难题,是传统票务系统逻辑上的一个“死结”。今天,我们就来揭秘易景通智慧票务系统是如何从技术底层优雅地解开这个结的。
传统逻辑的“结”在哪里?
传统系统的逻辑非常简单:1 Ticket = 1 Entry。系统数据库里的一条票号记录,对应一次核销权限。一旦被核销,这条记录就失效了。所以,当家庭票的二维码被第一次扫描后,它在系统里就“用过”了,自然无法让第二个人进入。
易景通的解法:“主-子票”与“计次”双重逻辑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打破1=1的僵化逻辑。易景通采用了两种巧妙的技术实现方式:
方案一:“主-子票”关联模型(适用于家庭票、情侣票)
- 后台生成逻辑:当游客购买一张“2大1小”的家庭票时,我们的系统在后台生成的并不是一条数据,而是一个“票组”。这个票组包含一个“主票码”(即游客收到的那个二维码)和三个与其关联的“子票码”(分别代表2个成人和1个儿童的入园权限)。
- 前端核验流程:
- 第一位家庭成员在闸机上扫描“主票码”。
- 系统识别出这是主码,并检索到它关联了3个未使用的子码。
- 系统随机核销掉其中一个子码,并下达开闸指令。同时,在闸机屏幕或手持机上清晰显示:“家庭票,已进1人,剩余2人”。
- 后续家庭成员无需再次扫码,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或通过辅助通道直接通过。工作人员根据屏幕提示的人数放行即可。
- 优势:逻辑严谨,数据精准。后台能清晰记录每个子票的核销时间,便于追溯。

方案二:“计次票”模型(适用于大型团体票)
- 后台生成逻辑:当旅行社购买一张30人的团体票时,系统会生成一张特殊的“计次票”。这张票的票号记录里,包含一个关键字段:“可用次数(Available Counts)= 30”。
- 前端核验流程:
- 导游带领团队来到检票口,在手持检票机上扫描团体票二维码。
- 检票机屏幕立刻显示:“XX旅行社团体票,总人数30,本次入园?”
- 工作人员清点现场人数,如确认是30人,便在手持机上输入“30”,点击确认。
- 系统后台将该票的“可用次数”减去30,变为0。团队整体通过。
- 另一种场景:如果团队分批到达,导游可以第一次输入“20”,系统扣减后该票还剩10次可用。第二次再带领剩余10人,输入“10”完成核销。
- 优势:操作极其灵活,完美应对旅行团人数不齐、分批入场等复杂情况。
技术服务于场景。一个看似简单的“一票多人”核验功能,背后考验的是票务系统对业务场景的理解深度和技术架构的灵活性。易景通智慧票务系统通过创新的“主-子票”和“计次”模型,将复杂的团体入园流程,简化为一次扫描和一次确认。这不仅是为景区检票口“提速”,更是通过技术细节的打磨,为游客和合作伙伴(如旅行社)提供流畅、便捷、专业的服务体验,彰显景区管理的智慧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