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馆计时票务系统:精确到分钟的使用时长管理方案
“您好,您的时间到了,超时15分钟,需要补交20元。”
在攀岩馆的前台,这样的对话或许每天都在上演。随之而来的,可能是顾客的错愕、争辩,甚至是“我就多玩了5分钟,怎么算了15分钟?”的质疑。前台工作人员一遍遍地解释,不仅耗费心力,也影响了其他顾客的体验。

攀岩、蹦床、卡丁车这类按时长收费的运动场馆,其经营的核心痛点之一,就是如何对顾客的使用时长进行公平、透明、精准的管理。依赖人工看表、手写记录的“差不多先生”式管理,不仅效率低下、漏洞百出,更容易引发顾客纠纷,损害品牌口碑。
在这个体验为王的时代,顾客要的是“无感”的流畅和“明明白白”的消费。而这,需要一套像瑞士钟表一样精准的计时计费系统来保驾护航。
传统计时方式的“三宗罪”
- 模糊与争议: 人工计时误差大,容易引发纠纷。顾客的入场时间、离场时间,全凭前台的一张纸、一支笔,缺乏客观依据,一旦产生分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 效率低下: 高峰时段,前台既要负责售票、又要负责计时、还要处理装备租赁,手忙脚乱。顾客离场时,需要人工计算时长和费用,流程缓慢,容易造成出口拥堵。
- 收入流失: “超时几分钟就算了”、“朋友多玩一会儿也没关系”,这种管理上的“人情”和“模糊”,日积月累,会造成不小的收入流失。更不用说可能存在的员工私自放人、飞单等管理漏洞。
智能计时计费:从入场到离场的自动化闭环
如何彻底告别“差不多先生”?答案是利用物联网(IoT)技术,构建一个从入场、计时、到离场、结算的全流程自动化闭环。易景通为计时类场馆提供的解决方案,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设计的。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自动化闭环”是如何运转的:
第一步:入场,计时自动开始
- 顾客通过线上小程序或线下自助机购票后,会得到一个二维码或一个RFID手环/卡片。
- 在入口闸机处,顾客刷码或刷手环,“嘀”的一声,闸机开启,与此同时,系统后台精准地记录下该顾客的入场时间,计时器自动启动。整个过程不到1秒,无需任何人工干预。
第二步:场内,状态实时可见
- 对于场馆管理者,后台大屏可以实时显示当前在场人数、每位顾客的入场时间和已用时长。对于即将超时的顾客,系统可以自动标记预警。
- 对于顾客,他们可以通过场馆内设置的查询终端,或自己的手机小程序,随时查看自己的剩余时长,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步:离场,费用自动结算
- 顾客结束运动,来到出口闸机处,再次刷码或刷手环。
- 系统瞬间完成以下动作:
- 停止计时: 精准记录离场时间。
- 计算时长: 自动计算总使用时长,精确到分钟。
- 核对套餐: 判断是否在购买的套餐时长(如:2小时畅玩)之内。
- 计算超时费: 如果超出,系统会根据预设的超时收费规则(如:每超出10分钟收费5元,不足10分钟按10分钟计),自动计算出需要补交的费用。
- 如果未超时,闸机直接开启放行。如果需要补费,闸机口的屏幕会显示补费金额,顾客可直接扫码支付,支付成功后闸机自动开启。
精准管理带来的多重价值
这套自动化方案带来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
- 公平透明,杜绝纠纷: 系统计时,毫秒不差,所有记录有据可查,从根本上杜绝了因计时不准引发的顾客纠纷。
- 效率倍增,释放人力: 将前台人员从繁琐的计时、算费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可以更专注于提供有价值的客户服务,如攀岩指导、安全巡查等。
- 精细运营,颗粒归仓: 每一分钟的超时都能被精准计费,堵住了收入流失的漏洞。后台强大的数据报表,更能帮助您分析不同时段的客流、平均消费时长等,为优化定价和排班提供数据支持。
对于攀岩馆这类强调专业和体验的场所而言,专业的管理本身就是品牌价值的一部分。一套如易景通般精准、高效的计时计费系统,不仅是一个管理工具,更是您向顾客展示专业、赢得信任的“隐形名片”。
以上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随便看看
- 2022-02-052022年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筹备情况,官方消息来了!
- 2022-01-16云旅游以新形式满足游客游览体验
- 2021-12-30购物型旅游景区营销的需求
- 2021-12-225A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
- 2021-12-23智慧景区品牌宣传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