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效

  今年以来,金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紧盯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监测六大指标,聚焦公共文化领域短板弱项,组织实施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提升行动,通过规范服务标准、谋划重大文化项目、实施文化惠民活动等措施,推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不断提升

  围绕提升“文化场馆覆盖率、落实文化场馆开放时间、规范文化场馆服务内容”三项指标,补齐文化设施短板,落实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在实现文化站点全覆盖的基础上,针对市文化馆场馆老旧、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谋划启动市文化馆新馆建设项目,多次赴上级文旅、财政部门对接汇报,寻求资金支持,目前已初步确定建设规模,委托清华设计院进行方案设计。补齐基层文化站点设施短板,为金川区天源里等2个社区配备文化设施,提升文化服务站点服务水平。组织修订《金昌市公共文化基本服务标准》,明确“四馆一站”开放时间、服务内容、服务流程等。督促县区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建立覆盖市县区的公共文化标准化体系。探索公共图书馆标准化建设新路径,完成“金昌市图书馆标准化试点”项目,制定133项公共图书馆内部标准,通过省市场监管局、省文旅厅验收。金昌市图书馆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化试点。按照服务标准,提升文化场馆免费开放质量,2023年上半年市县区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接待群众46.35万人次,提供服务54.8万次,全市人均接受文化服务1.18次。

  数字化文物展示

  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围绕提升“文化场馆环境舒适性、文化服务数字化程度”两项指标,培育建设城乡新型文化空间,配齐金水里城市书房数字化展示、液晶电视等文化设施,面向群众正常开放。在市融媒体中心、全民建设中心、建设银行启动“最美悦读驿站”建设,满足群众即时阅读需求。补齐数字文化短板,组织完成市博物馆数字化设备购置项目,以全新数字化形式改进文物展陈方式。组织市文化馆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项目成功申报省级公共文化重点项目,争取省级补助资金。

  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更加丰富

  围绕“畅通文化信息发布、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两项指标,按照“建、管、用”并重的原则,指导各级公共文化场馆在原免费开放服务基础上,精心设置图书借阅、文艺培训、书画辅导项目,策划文化活动。所有文化活动提前在市级媒体、微信公众号、社区居民群中进行广泛预热,提升群众对文化活动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市县区文化馆开展公益性群众文化艺术辅导培训班6期,开设声乐、葫芦丝、二胡、书法、舞蹈等培训科目10余类,培训群众1.3万人次。国有文艺院团组织开展“赞颂党的二十大”文艺宣讲114场,“公益性巡演”“戏曲进乡村进校园”“城乡手拉手”等惠民活动182场,参与群众超10万人次。打造“书香金昌”品牌,策划“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53场。金昌市2个集体、4名个人在“陇韵书香季”活动中获表彰。推荐报送的“完善阅读体系 金川书香满城”全民阅读案例入选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按照“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要求,在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20余场。在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文化自然遗产日期间组织“大地欢歌”、广场舞大赛、紫金花城非遗展演等品牌文化活动近150场,参与群众30万人次。策划大剧院演出季,打磨提升原创红色音乐剧《焉支花开》,引进《大梦敦煌》《八步沙》等精品剧目来金演出10场,启动创排首部原创儿童剧《嗨,我是小五》,让高雅艺术走近城乡群众身边。

  下一步,金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将按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和“质量强市”工作要求,重点围绕“服务场所开放情况和群众需求贴合程度、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及群众参与程度”等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监测指标,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进一步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精准对接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强化社会参与公共文化程度,推动金昌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以上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首页banner图

随便看看

电话咨询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850-1230

免费试用
客服微信

扫一扫添加微信
微信号:178733333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