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文旅局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近年来,泸州市文旅局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中,泸州市入选22个、总量达73,数量均居全省第5。

  (1)保护文化之“根”。开展2次“非遗”资源普查,收集归档文字、音像资料400多卷,记录“非遗”资源438项,成功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205项,建成首批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全省仅6个),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1个(全省仅10个)。出台全国首部酒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性法规——泸州市白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条例。景区售票系统

  (2)培塑传承之“魂”。建立项目传承基地、体验基地,鼓励227名“非遗”传承人带徒传艺。开展非遗“六进”工作,在学校、社区、景区等场所建立传习基地13个,设立“中华传统文化书籍专架”,定期开展技艺展示培训,编印《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读本》,“泸州分水油纸伞”列入四川省全日制中学美术教材。

  (3)创新营销之“路”。开展院校合作,积极探索“非遗+”发展模式,建成扎染、蜡染等省级非遗就业扶贫工坊3个,创新开发麒麟公仔、中药香囊等文创产品70多种。建成14个首批省级非遗项目体验基地,发布3条非遗之旅体验线路。3项非遗美食入选100道天府旅游美食四川省代表性美食;“古蔺麻辣鸡”、“古蔺手工面”等亮相央视《舌尖上的中国2》。 


以上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首页banner图

随便看看

电话咨询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850-1230

免费试用
客服微信

扫一扫添加微信
微信号:178733333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