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平昌文旅构建“三新路径”加速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
巴中平昌文旅立足实际抓特色、创新思路谋发展,探索实施“天天悦读”“周周e舞台”“月月云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路径,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1)建设“天天悦读”以人为中心的图书馆“新空间”。筹建3000㎡图书馆新馆,建设现代化智慧图书馆总馆,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管理与服务融合、线上与线下互通”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转型升级,搭建“平昌人家云书房”,把全县图书总分馆搬上“移动云端”,实现随时阅、随处阅、人人阅,让阅读从每个人的“指尖”深入“心间”。依托平昌图书数字服务平台,实现书籍查阅、数字图书阅读、文化资讯浏览、免费开放扫码签到、服务状况测评等功能,覆盖监管图书馆分馆、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公共文化设施开放指标、时间和效果。
(2)创造“周周e舞台”数字化村歌社舞“新体验”。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向数字化、体验式方向发展。实施“红色文化+互联网”工程,结合融媒体平台建设,搭建平昌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平台,将平昌县线下本土优质文化资源转化为数字文化资源,创办数字歌舞舞台、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非遗传习所等,通过电视、手机等现代化手段,线上传播到镇、村服务点。推广群众文化活动网络直播,开展《老井》《初心如初》等红色微电影展播、《天下平昌》歌曲学唱、《就爱那片田》舞选拔赛、《追梦》歌剧汇演、《翻山铰子》非遗技艺展示、《父亲》巴山情油画展等各类数字文化展示活动,确保群众常态化共享城乡优质文化。景区门票系统
(3)开启“月月云培”文艺种子网络培训“新课堂”。创新“线下授课+线上直播”文艺骨干培训模式,县文艺辅导干部与各镇(街道)、村(社)文艺骨干同步进行。汇聚平昌群众文化艺术方面的专家学者、教师、文艺骨干,组建“群艺辅导员”队伍,结合平昌地方群艺文化热点、各艺术门类特点,设置适应村(社区)不同年龄、不同程度群艺队伍需要的阶梯式群艺课程体系,通过教学视频直播和课件点播结合、数字电视和互联网结合的方式,实现教学的广覆盖和高效率。在镇、村(社区)文化阵地设置高清数字大屏集中教学,教师与学员视频互动体验式教学,通过PC集聚展示,村(社区)群艺骨干可对照录播视频提升才艺技能。
随便看看
- 2022-03-022022上海水彩粉画迎春展在静安区文化馆开幕
- 2022-03-01长沙文旅融合不断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 2022-01-31对信息化旅游发展的建议
- 2021-12-16以集群化战略打造乡村文旅产业升级版
- 2021-12-21贵州凯里传统文化嫁接现代要素 苗绣产业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