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市文体旅游广电局2023文旅重点工作

  2022年,同仁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坚决贯彻落实省文化和旅游厅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黄南州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和“全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亮品牌、增内涵、提气质、强创新,积极培育壮大文化和旅游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提升文旅消费质量和水平,为同仁地区文旅产业发展特别是拉动文旅消费持续注入了新动力。

  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品质提升工程。2022年,同仁市立足“生态立市 文旅兴市”发展战略,结合城区面貌改善、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民生工程,加大文化旅游领域投入力度,补齐短板要素,助力旅游消费提档升级,旅游消费设施更加完善、结构更加合理、环境更加优化、供给更加丰富。2022年,累计投入3.5亿元用于乡村旅游景区培育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主城区旅游厕所提标升级,过街天桥、大型停车场等市政建设相继实施,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景区门票系统

  创新工作举措,着力拉动文旅消费。一是强战略。全力推动热贡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强化景区体系构建、培育文化产业,编制完成《1+5同仁市文旅融合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1-2035年)》;起草完成《同仁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意见指导》,该指导意见出台后将成为同仁地区当前及今后五年时间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意见。二是寻出路。创新性出台文旅领域游客人头补助、景区优惠券、旅行社补助等多项优惠政策。带领市域文旅企业青甘两地专场推介“热贡六月会”民俗活动,与青甘两地330余家旅行社达成合作协议,资源推介和文创销售实现“双胜利”。“热贡六月会”期间,累计接待旅游总人数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98亿,游客接待量创疫情下同仁地区历史最新高度。同时,落实优惠政策专项资金765695元,助力本地文旅企业复苏发展。三是辟新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首次探索“非遗+网销”模式,组织市域8家文化企业30余种产品在线上进行直播销售,单日累计成交金额达21286元,非遗宣传和直播带货取得“双效益”。四是创品牌。以申报非遗项目为抓手,深入推进“非遗+”文旅消费新模式,引导当地非遗传承大师建立网上“名师工作站”,线上销售非遗文创产品,助力文旅消费工作。保安花儿等4项非遗项目中3项成功列入第六批省级非遗项目名录,至此,我市顺利创收省级非遗项目13项,成为全州乃至全省省级非遗项目最聚集的地区之一,为今后非遗带动文旅消费方面创造了广阔前景。

  培育新型业态,扩展文旅消费空间。一是强培育。2022年顺利争取省级文化和旅游产业专项资金727万元,扶持文化旅游消费企业发展,现有380余家文旅企业参与文化旅游消费工作。结合同仁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推出“热贡六月会”民俗体验一日、二日、三日游精品线路;探索推出郭麻日古堡、保安古屯田寨堡、吾屯上下庄为主的“古色线路”和扎毛村、双朋西村、吾屯村在内的“绿色线路”等多条特色旅游线路。二是拓空间。紧盯休闲游、康养游、研学游、亲子游等新兴旅游业态,加大体验类、沉浸式景区的培育申报力度。2022年,吾屯村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双朋西村入选第三批青海省乡村旅游重点村;贡嘎林、在那东山顶上等10家旅游接待点被评为黄南州三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热贡热金唐卡艺术院等13家旅游接待点被评为黄南州二级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成为全州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入选数量最多、接待点体验类型最多的地区。三是添元素。举办首届同仁市“喜迎二十大 唱响金谷地”音乐周系列活动,音乐周活动由民歌周、通俗歌曲周、红歌周、拉伊周等不同比赛项目组成,参赛选手来自黄南三县一市,每一类比赛项目奖金高达1万,是同仁市文体旅游广电局承办的具有全州规模、同仁元素的一次大型文化活动,在全省藏区内引起较大的反响。

  下一步,同仁市将紧紧围绕青海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战略部署,立足“文化同仁”人文资源及风土人情,科学合理利用文化内涵,打造彰显自身文化魅力的独特品牌形象,抢抓青海省助企暖企春风行动重大机遇,深入挖掘文旅资源,细化举措、迅速行动,培育壮大“旅游+”“文化+”“体育+”等新业态,充分激发出人们的消费热情和市场的消费潜力,推动同仁文旅消费快速复苏、扩容提质,为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以上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首页banner图

随便看看

电话咨询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850-1230

免费试用
客服微信

扫一扫添加微信
微信号:178733333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