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重庆市博物馆工作总结
一是庆祝建党百年活动氛围浓厚。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庆市博物馆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举办主题展览50余个,开展各类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活动180余项,参与人次超1000万。“文物映耀百年征程”——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主场城市活动有关话题的传播量和点击率超3亿次。
二是社会教育内容丰富多彩。2021年重庆市博物馆联盟,送展览到学校、乡镇、社区共1187场次,教育活动353场,惠及群众88.5万人次,与100余所中、小学开展馆校共建活动。积极开展“博物馆进校园”和“课堂搬进博物馆”交互式馆校合作模式;举办“爱鸟周”“环球自然日”等主题科普活动,打造“神兽奇妙夜”等品牌研学项目;举办科技·人文大讲坛科普讲座,对照新课标自主研发新课程;13949名博物馆志愿者参加博物馆服务,利用革命文物旧址打造40个市级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三是文物科研实力不断增强。5家文物保护科研基地运行正常,基本建立年龄梯次合理、学科结构多元、整体素质较高的科研队伍;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正式运行,为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提供硬件支撑;“馆藏文物有害生物控制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区域覆盖能力增强,服务重庆,辐射广西、云南等西南片区文博机构;大足石刻博物馆参与石窟文物保护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与重庆大学、浙江大学形成科教融合创新战略合作。
四是文创产品开发特色鲜明。各馆充分利用文物IP,盘活文物资源,注重凝练文化元素符号,开发具有重庆特色、观众喜爱的文创产品;试点单位基本构建了完善的文创产品开发经营产业链,搭建多方合作平台、IP 资源授权管理平台,跨界融合开发馆藏文物系列文创产品,充分利用红岩文化资源优势开发特色文创品牌;“产学研”融合,产品特色鲜明,产品覆盖不同年龄、文化层次和不同消费能力的社会群体。电子票务系统
五是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严格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坚持“预约、限流、错峰”,科学控制人流量,严格执行扫码、测温、“一米线”等规定;及时处理答复涉及疫情防控的群众信访,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把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员、具体环节,抓深抓细抓实,全力保障博物馆安全稳定。
随便看看
- 2022-02-02文旅项目如何打造成功IP
- 2022-01-05同程发布2022元旦假期旅行消费数据报告
- 2022-01-13山地旅游正迎来属于自己的火热年代
- 2022-02-24甘肃省冬春旅游、艺术展演、非遗过大年、百馆联动、文博等活动
- 2021-12-28景区搭上网红营销越“刺激”越有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