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店如何让千年古巷成为城市文旅新顶流!

  近年来,一系列新场景,如废弃工厂改造的艺术街区和创意市集、老旧街区引入特色餐饮和文化展览等,“点燃”了中国消费市场,成为撬动消费活力的新杠杆。年轻人不再只为商品买单,而是为场景中的身份认同、社群里的情感共鸣以及体验后的记忆付费。非标商业的崛起,正是对这一趋势的精准回应——它通过“内容+场景”的双螺旋结构,将冰冷的建筑转化为充满温度的故事容器。

  长沙丰盈西里,是这一浪潮中的典型案例。丰盈西里地处繁华的‌五一商圈,与IFS仅一路之隔。2018年芙蓉区政府启动白果园街区改造开始,这条曾破败的老街蝶变为“古巷即展厅”的文旅地标。

  「唐姑娘」成为这场城市更新中最耀眼的注脚之一。四年间,它从一家小巷烘焙店,发展为布局7家主题门店、进驻湖南博物院的矩阵品牌,更成为长沙文旅融合的标杆案例。

  从日均350人到万人打卡:唐姑娘的“流量魔法”如何唤醒丰盈西里?

  「唐姑娘不姓唐」最初是一家位于长沙的中式烘焙店,主理人并不姓唐,也并非姑娘。

  命名为「唐姑娘」,是因主理人龙胜深受唐代文化的吸引,“唐代是万邦来朝的时代,也是文化交融的典范。”因此他将创业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唐姑娘是中国姑娘,也是每个热爱传统文化的人。”

  龙胜并非餐饮新手,但他深知传统餐饮的局限:“赚钱就做,不赚钱就撤”的模式缺乏灵魂。在经历了日式烤肉、自助餐、铁板烧、龙虾馆等多次餐饮创业成功后,他决心打造一个能承载文化使命的品牌。于是,「唐姑娘不姓唐」应运而生。

image.png

  唐姑娘:文旅与IP融合的“长沙样本”

  第一家「唐姑娘」选址在了丰盈西里,这里虽与IFS仅一路之隔,却曾是仓库的聚集地。低租金、优渥的营商环境,以及被五一商圈主干道包围的人流动线,让龙胜看到了这里的发展潜力。他决定将这里作为「唐姑娘」的起点,将长沙的在地文化融入其中,让更多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

  2021年6月,「唐姑娘不姓唐」开业仅十天便火爆到需要排队。龙胜抓住机遇,在门店对面策划了一面巨型“在长沙——手摘星辰”墙绘,其中融入了长沙地标建筑和“唐姑娘”形象,吸引了湖南长沙籍艺人张艺兴,在录制综艺《给你,我的新名片,全“兴”企划》时前来打卡。

  节目播出后,街区迅速蹿红为网红打卡地,越来越多的文艺主理人开始关注这个街区,并在一楼开设了自己的店铺,与「唐姑娘」相互呼应,共同打造了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生活街区。

  如今,丰盈西里已经成为了长沙的一个新地标,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本地人的关注。数据显示,丰盈西里街区日均客流量从改造前的350人次飙升至4000人次,节假日高峰时突破1万人次。

image.png

  街区共生:老巷新生的流量密码

  「唐姑娘」品牌的成功不仅在于其自身成为现象级文化IP,更在于通过流量反哺与业态联动,彻底激活了丰盈西里街区的经济活力,使其从“冷清老街”蜕变为“网红地标”。

  「唐姑娘」带动丰盈西里从老旧社区转型为“咖啡+文创+潮牌”聚集地,四年内吸引超100家新企业入驻,形成文旅消费闭环。自「唐姑娘」入驻后,街区商铺租金三年内上涨120%,但入驻率仍保持95%。周边业态也从低端餐饮转向咖啡、民宿、设计师买手店等高附加值领域,部分商铺月营业额达30万元,远超传统商业街水平。

  「唐姑娘」的崛起离不开与丰盈西里街道的深度合作。首次选址时,社区书记亲自带龙胜考察一小时,详细介绍街区历史与改造规划,这是龙胜选择丰盈西里的原因之一。此后,「唐姑娘」也积极与社区和政府合作,共同推动街区的复兴。帮助社区装修搭建党建中心、直播中心,为街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文化和服务设施。

  跨界联动更加放大其IP势能,「唐姑娘」品牌与湖南博物院合作推出限定款甜品(素纱单衣蛋糕、皿方罍巧克力等),借势“博物馆热”登上热搜,吸引央视报道。这些跨界合作不仅为品牌引流,更将丰盈西里与城市文化IP深度绑定。

  如今,唐姑娘所在的街区已经从一个不起眼的仓库区变成了3A级景区,并即将申报国家级的旅游街区。


以上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标签: 城市文旅
首页banner图

随便看看

电话咨询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850-1230

免费试用
客服微信

扫一扫添加微信
微信号:178733333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