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云冈区:补齐短板完善设施,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近年来,该区全力助推大同市京西长城带和云冈大景区建设,持续打造云冈石窟、晋华宫井下探秘、魏都水世界等核心景区,稳步推进高山古城遗址、焦山寺石窟等历史遗址修复,传承发展张留庄地秧歌、云胜锣鼓、郊城道琴等特色非遗,构建起全域旅游发展大框架。2022年12月,云冈区通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省级验收。景区售票管理系统
补齐短板完善设施
云冈区连续三年举办 “魅力云冈奕跑青春”炫彩跑、“你我同行健康快乐”健步走等“假日体育”活动,鼓励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联合市体育局举办中国大同“云冈杯”友好城市象棋公开赛暨“大乌张”象棋(团体)赛、大同市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大同市第四届“平型关杯”县区象棋锦标赛等赛事活动,激发体育旅游消费潜力。
在完善基础设施,创优旅游服务环境方面,云冈区全力保障旅游发展用地,鼓励城市转型工业用地建设现代商业地标吾悦广场城市综合体;盘活西韩岭乡北村闲置土地192亩,建设天下大同影视基地;腾挪土地300亩在主要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等游客集中场所,修建数量适中的停车场地。
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累计完成30多座旅游厕所改造提升;主要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等地的旅游厕所全部达到A级标准;完成云冈石窟大景区环境提升、景区绿化等工程项目;推进登山步道、休闲绿道、自行车赛道等体育旅游设施建设。目前,全区共安装体育健身器材648件、修建足球场2个、篮球场2个、门球场1个,谋划建设体育馆,持续推进恒安运动公园项目建设。
加强旅游路网体系建设,开通通往景区公交专线4条、乡村旅游公交专线5条,实现全区主要景区及乡村旅游景点全覆盖。设立公路服务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点)10个,配备数量充足的服务人员,形成覆盖全域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智能景区门票管理软件
构建全域旅游格局
据了解,云冈区把旅游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该区“十四五”规划,编制《云冈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对云冈区全域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路、空间布局、要素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战略定位,科学制定“一带引领、一廊贯穿、五区互动、全域共享”的“1151”文旅战略。
在丰富旅游业态,强化统筹融合方面,云冈区鼓励特色企业进行“综合性产业链”建设,推行“观光工厂+文创产品”的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开发煤矸石雕刻研学体验、生物化石盲盒、巷道湖底之光等沉浸式互动式项目,开发工业遗址游,盘活工业遗址,培育了集科普休闲与研学旅行于一体的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创新发展智慧农业、创意农业、会展农业、共享农庄等新型业态,深度开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健康养老、科普文化等多种产品,形成多种形态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和旅游综合体。打造杨家窑村特色农牧业文旅体验区,整合现有特色农作物种植基地,推动农事体验、休闲旅游、田园乐享、农田景观等一系列精品项目;以西韩岭乡万亩城郊现代农业园为依托,打造特色旅游小镇、乡村民宿等。
持续推动全国第五批传统村落、山西省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高山村的建设,对村落进行整体规划。目前,已对高山古城东城门、怀德石桥、万恒宫等进行保护修缮,对古城主街道两侧28个院落和2个宗教场所进行维护建设,修复口泉老街两侧建筑,还原老街原有风貌,打造老矿区活态民俗文化街。
联合云冈石窟文化、北魏文化、古城遗址、现代设施、煤炭文化等多个模块,制定研学旅行课程目标、设计序列化课程内容,开展主题性教育活动。2021年7月与山西财经大学文化旅游学院就深化省校合作共建“12大基地”签约,就文物保护、文化交流、文旅融合等重点工作开展深层次合作。2022年,邀请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博士生导师杨雪松教授率研究生团队进行研学交流,主要围绕高山古城的规划设计、建筑遗产保护、数字化技术应用、市场开发、项目运营等相关工作开展课题研究。
随便看看
- 2022-07-18清源山风景区好玩吗?旅游打卡指南分享
- 2022-07-27山西省晋城文旅康养推介会在呼和浩特成功举办
- 2022-07-12景区为何要采用景点门票售票系统?
- 2022-06-07根据旅游景点票务系统的大数据分析,不断提升景区收入
- 2022-07-16景区如何选择旅游景区售检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