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升级公共空间服务 让群众享更多好成果
公共文化空间提档升级,是公共文化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根据《益阳市关于贯彻落实<湖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5年)>的实施方案》,我市高标准建成市文化馆新馆、市图书馆新馆、市博物馆,南县图书馆完成提质改造,资阳区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完成主体建设。至目前,全市共创建国家一级文化馆6家,打造“最美潇湘文化阵地”10个,全市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到“七个一”标准的占95%。
“新图书馆环境好、书多、设施齐全,是看书、学习的好地方。”在湖南城市学院读大三的王雅瑜正全力备战考研,每逢学校课少或者节假日,她就会和同学来到市图书馆学习。“平时很多人来阅读和学习,这里人气很旺。”市图书馆副馆长张征介绍,图书馆长期免费开放,供市民阅读、休闲,是人们开展学术研讨和阅读分享活动的理想场地,也是青少年的校外实践基地。目前馆内藏书约35万册,坐席600多个,数字资源和智能设备丰富多样。旅游景区售票管理系统
智能化的24小时自助书屋、小而精的图书分馆,则是近年来我市图书馆建设的创新尝试。为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我市目前已在奥林匹克公园和佳宁娜广场分别建起了24小时自助书屋,在这里借书、还书,灯光、空调都现实了智能化管理,市民只要轻刷身份证,就能随时享受舒适的阅读空间。目前我市已经建成3家这样的自助图书馆,往后还会根据市民需求合理增设。
近年来,按照“服务均等化、城乡一体化、功能多样化”原则,全市建成以市民文化中心、奥林匹克公园为龙头,以街道(社区)综合文化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运动健身场地为基础,以图书馆分馆、智能书屋、智慧健身房为补充的中心城区公共文体设施网络。据统计,全市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公共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达100%。
在公共文化场所,我市还设置了无障碍停车位,方便残障人士就近停车;把台阶改成坡道,让行动不便的人放心走出家门;在公共卫生间加装扶手等设施,为老人提供便利……这些细节体现了对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的权益保障,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另外,为方便市民停车,自2022年8月1日起,我市中心城区具备条件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地均试行免费开放,进一步缓解市民停车难题。
升级服务 让群众享更多好成果
公共文化空间只是一个平台,增强文化服务的实效性、精准性,才能让更多人就近享受、积极参与。“这里的免费艺术培训班,课程很丰富,有陶艺、水粉、工笔画、电钢琴、声乐……”自从在市文化馆报班学习陶艺和声乐,市民吴丽萍每周都会准时去上课,生活变得越来越充实,她还逢人就推荐这里的免费艺术课,俨然一个文化“推销员”。
为充分发挥新馆优势,向群众提供“订单式”“菜单式”“预约式”公共文化服务,市文化馆创新推出“益公益培”文化惠民项目,通过线上报名的方式,已开设30期陶艺、美术、摄影、声乐、舞蹈、瑜伽等公益培训班。市图书馆“一城一书,万家共读”活动为中小学校、社区和残疾人托养中心发放书包500多个,举办阅读分享活动、演讲、征文活动、公益讲座等90余场,服务上万人次。市图书馆新馆自开放以来,已接待读者23余万人次。智能景区门票管理软件
在全面夯实公共文体设施基础的同时,全市大力开展公共文体活动,积极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播撒艺术的种子”“流动国学堂”“戏曲进校园”“周末广场电影院”“大众运动会”已发展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惠民项目,市文化馆文化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全省“最佳文旅志愿服务项目”。
益阳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文学创作题材丰富,为广大作家提供了文学创作的富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8月1日,中国作家协会在清溪村启动“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一大批知名作家、出版人和国内知名文学期刊负责人走进清溪村,进一步擦亮了“中国文学之乡”的城市名片。我市还先后邀请李春雷、侯勇、杨亚群、汤素兰、刘醒龙、王跃文等知名作家、艺术家做客清溪,让清溪村乃至益阳,成为作家、艺术家获取创作灵感的好去处。
不仅如此,2022年以来,我市还成功举办非遗购物节、“益山益水 益美益阳”摄影美术展、“健康文明 你我同行”创文欢乐跑等,通过活动(赛事)的举办城市活力不断被激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随便看看
- 2022-05-31河南大伾山景区全面恢复入园游览
- 2022-05-31 江苏省发布端午假期出游温馨提示
- 2022-06-23旅游景点网络营销渠道有哪些?
- 2022-06-06景区售票票务系统实现三码对接,让景区防疫更完善
- 2022-07-06智慧景区门票系统赋予景区智慧管理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