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不竭创新,满足市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2023年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首次打造的“戏剧巴士”将穿梭于大街小巷,在静安区核心剧场、商圈社区、重要街区停靠,邀戏剧爱好者们“上车”过把“戏瘾”。这被视为戏剧谷为新一年“中外家庭戏剧大赛”发起的专属集结令,并请来“力量之声”组合担任大赛首席推荐官,传递“城市即舞台,全民皆主角”的理念。
上海市民文化节成为一个具有不竭创新动力和强大创新能力的创新之源,不断丰富着群众文化活动的内涵,不断拓展着公共文化服务的边界,更好地满足市民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收藏、创意、烹饪等赛事和活动涌现,关照不同年龄和人群参与。景区票务管理系统
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是一个代表性的案例。它反映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出现的一个新发展趋势,即人们一方面关注公共文化空间的服务功能、服务质量和运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还越来越关注这些公共文化空间的设计感和美学品位。“这是一段美好的遇见!”上海美术设计有限公司策展人黄若谷将承办这一赛事看作感受美好的历程。以2018年覆盖全市16个区为起点,历经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全覆盖,再到现在纵深辐射全国11个省市、112个城市……五年来,大赛不仅积累了超千个公共文化空间案例典范和上百个优秀设计师的专业人才库;还赛以致用,将好的设计向基层输送,目前正在为浦东新区36个街镇、闵行家门口书房对接优质设计资源,以专业力量提升市民身边的公共文化空间的文化品质、审美品位、公共品格。
“‘一年办一次,一次办一年’的市民文化节,其实质是搭建了一个开放性的城市文化建设大平台,架起连通各类文化活动实施主体与受众群体之间的桥梁。”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方世忠认为,办节方式从“独角戏”转变为“群英会”,激发了多元文化主体“百花齐放”。旅游景区售票管理系统
事实上,借由这个平台,一大批社会主体在共创共建中实现了跨越式成长。以“青果巷子”为例,它开始是由一群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志同道合的人组建而成的一支文化公益团体,因在上海市民文化节的传统文化板块中连年举办线下市集,开展古琴、茶道、花道、中式礼仪等一系列活动,受到媒体关注并得到场地、落地服务等多种支持后,注册成立了上海青果巷子传统文化促进中心,正式以一个长期稳定发展的民非组织的面貌专注于传统文化普及公益活动。而一些文化领域外的社会主体通过参与上海市民文化节,将触角延伸到了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获得了人气、口碑、社会影响力与美誉度的提升,从而获得了更大的舞台,比如,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地铁音乐角”项目等。
“上海市民文化节自创办至今,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个内涵丰富的样本。其最大的创新是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平台化发展,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体转型升级。”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蒯大申说。
随便看看
- 2022-07-14怎样利用景区自助票务系统提升景区核心竞争力?
- 2022-06-15景区网上售票系统提升景区精准营销和服务质量
- 2022-07-22汉中景区门票系统提升景区内在价值
- 2022-06-21景区智能门票管理系统提升景区整体竞争力
- 2022-07-13浙江举办“滨海宁波”文化旅游推介会暨“诗画浙江·百县千碗·甬菜百碗”美食品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