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50-1230 软件试用
十年景区行业实战经验  易景通,更懂景区的服务商
软件试用

江西省的文化赋能让乡村“韵味十足”

江西乡村旅游资源富集、发展成效明显,涌现出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可借鉴、可推广的乡村旅游发展典型案例,撸起袖子加油干,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江西实践”一直在路上。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梅亦建议,在国家层面设立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江西愿意主动担当承办首届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为探索乡村旅游赋能乡村振兴之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江西力量。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富足起来的,不仅仅村民的钱袋,更是大家的脑袋,是日益充盈的乡村生活和蓬勃发展的乡土文化。

走进春日的“中国最美乡村”婺源,油菜花海漫山尽染,古村、梯田、长廊、集市、美食、美宿无一不洋溢着鲜花的浓郁气息,独具韵味的江南古村更是让五湖四海的游客流连忘返。而“保持美丽”的秘诀,得益于当地“种”文化的种种举措。作为婺源县“长红”的老牌景区之一,“地无三尺平”的篁岭在发展过程中,便通过市场经济杠杆,以古村产权收购、搬迁安置结合古民居异地搬迁保护的模式进行村落保护性开发,保持了古村文化的“原真性”。并以优美的山岭环境为背景,千亩梯田为依托,古村落民俗风情为主线,揉进丰富多姿的参与性体验活动,篁岭民俗文化村项目,定位打造婺源最具民俗特色的文化影视村落,把篁岭古村落打造成特色晒秋民宿、把数万亩梯田变成现代高效农业观光园。复兴古村民俗文化、升级乡村文化旅游,打造特色文化小镇,“篁岭模式”为婺源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探索道路。景区票务管理系统

“古村古貌的复兴和村民参与不足,是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婺源篁岭文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向阳介绍,“全手工打磨的篁岭古村在建设和运维中,将大量的财力注入篁岭和栗木坑、晓容、前段等周边村庄,唤醒了沉睡的‘婺源三雕’工艺,许多村民在参与中传承了手艺,一些手艺精湛者还组建了专门的古建修复队,将“兼业”变成了“专业”。景区还复原了‘天街’‘花溪水街’等特色街区,将一批认同理念、服从规划、懂得经营的村民返迁到景区经营相关业态,还集结了一批甲路油纸伞、婺源龙灯、龙尾歙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在街里巷间制作传授工艺绝活,这些富有生命力的非遗也是我们景区的魅力所在。”正规景区电子票务软件

婺源篁岭的蝶变只是江西乡村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江西不断加强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利用,推动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常态化做好戏曲进乡村工作,每年向6家省级文艺院团采购500余场公益性演出,把优秀文艺作品和演出送到百姓家门口。同时,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和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传统工艺振兴,并连续开展“江西非遗购物节”“江西非遗集市”等活动,线上线下共拓非遗工坊产品销售渠道,以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助推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创新性发展。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让江西的乡村真正成为广大游客实现“诗和远方”的乐土。


以上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标签: 文化赋能乡村
首页banner图

随便看看

电话咨询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850-1230

免费试用
客服微信

扫一扫添加微信
微信号:178733333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