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50-1230 软件试用
十年景区行业实战经验  易景通,更懂景区的服务商
软件试用

梅州主动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以梅州生态之美、绿色之深、人文之盛等发展优势,主动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努力探索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市场共推的合作局面,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最美后花园提供强力支撑。

随着红色旅游持续升温,梅州大力挖掘全域属原中央苏区珍贵历史资源和红色文化内涵,开发红色景区,建好红色村。重点打造中央红色交通线、九龙嶂东江革命根据地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依托同怀别墅“九月来信”遗址群,建设闽粤赣军旅研学中心,打造融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红色教育为一体的复合型红色旅游产品。提升叶剑英纪念园、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古大存故居、红四军纪念馆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深化科技赋能,全面培育壮大线上演播、智慧剧场、沉浸式体验及数字艺术等项目,创新红色旅游表现形式,增强知识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梅州将积极推动与两广红色景区签署红色旅游合作宣言,打造梅州、赣州、龙岩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探索客源互送、线路互推、资源共享、市场共赢新路径,实现政治、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多赢,奋力开创苏区振兴发展新局面。景区门票分销系统

力争打造梅县南寿峰、丰顺韩山、大埔瑞山、五华球王故里等国家4A级景区,推动梅州围龙屋、大埔张弼士故居、平远五指石创建5A级景区。优化夜游景点景区建设,推出一批夜间文旅演艺精品,形成一批夜间文旅消费网红打卡地(点)。积极引进安缦、帐篷客等知名精品酒店品牌,培育具有国际水准的度假产品集群。结合自驾游和自助游发展,培育一批汽车旅馆、房车营地、集装箱旅馆等住宿新业态。大力推进乡村民宿发展,将民宿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统一谋划、统筹安排,创建乡村民宿精品群落。积极探索谋划大客家文旅经济带、“海丝”文化旅游走廊,联合打造文旅产业特色品牌。

办好客家文化旅游博览会等节会赛事,推出不同主题的文旅消费季、消费月等品牌活动。深化与两广区域文旅合作,策划推广“海丝文化连线游”精品旅游线路,充分展示和推介大客家旅游拳头产品。邀请港澳地区梅州籍客商精英、社会名人、影视明星担任梅州文化旅游形象大使,探索共同举办重大文旅节会活动,力争在更广领域、更高平台开展常态化文旅交流推广,不断激活文旅消费,带旺文旅市场。景区信息化建设

在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上,梅州总揽2个一等奖等15个奖项,全省领先,被国家和省文艺界专家赞誉为“梅州现象”。率先在全省出台名人故居(旧居)抢救保护实施意见和红色资源保护条例,加大客家围龙屋、革命遗址、名人故居、松口古镇等文化古迹保护开发,推进嘉应古城和攀桂坊、望杏坊保护开发。今后,梅州将重点建设一批传统工艺工作站和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多点推动名人故(旧)居修缮保护工作,做好“左联”文化名人故居、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保护和活化利用。推动梅州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汉剧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积极探索开发“非遗+康养”“非遗+演艺”“非遗+民宿”“非遗+研学”等新业态新产品,推出一批体验性强的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深化与港澳地区的文化交流合作,推动文物资源禀赋转化为文化发展动能。


以上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首页banner图

随便看看

电话咨询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850-1230

免费试用
客服微信

扫一扫添加微信
微信号:178733333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