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枣庄市举办多彩活动,展现惠民热情
主动顺应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通过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全区331个行政村,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村村到”大调研,发放“戏曲(电影)进乡村”等调查问卷,问需于民,摸清实情。二是提升镇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争取资金30万元,完成了第一批农家书屋图书更新配置工作。制作文化场所地图,加大村级文化场所开放力度,建议镇(街)明确专人管理,定时开放。指导相关镇(街道)开展市级乡村文化样板镇村创建,推动文化阵地提档升级,4个镇、村入选全市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村名单。争取整合资金40万元,建成两处城市书房,并免费开放。三是提升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水平。积极组织区图书馆争创“国家一级馆”,在全市率先推行图书免押金智能化借阅等免费开放服务。深化区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对外开放水平,依托微信公众号,为公众免费提供线上讲座、线上展览、线上图书推荐等服务,及时更新数字化服务内容,通过微信端数字图书馆为公众提供线上阅读服务,让“不打烊”的文化服务全覆盖、常态化。倡导“全民阅读”,积极开展乡村阅读推广活动,区图书馆、榴园镇望亭村获评山东省第七届“全民阅读示范基地”“书香之村(社区)”荣誉称号。
开展“喜迎二十大”主题文艺作品创作活动,创作了柳琴戏《榴花正红》等文艺作品20余件。二是党建引领谱新章,干群合奏幸福曲。指导成立老干部艺术团,引导退休老党员创作编排,先后推出各类文艺作品65篇,参与文艺下乡演出79场次,参加人数达6000余人次。其中,柳琴小戏《榴花正红》喜获全省群众性小戏小剧大擂台比赛金奖,《党的六中全会精神放光芒》荣获全市“红色新创群众艺术作品征集二等奖”;山东琴书《共产党伟绩唱不尽》、京东大鼓《乡村振兴谱新章》获“市级二等奖”;柳琴戏《满怀激情唱枣庄》获“市级三等奖”。
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主、社会参与”的思路搭建“百姓大舞台”,引导社会各界文艺爱好者登台献艺。分批分期整合优秀节目走出文化馆在全区各个公共文化场所展演,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双进”方式,引导全民参与,叫响“百姓大舞台”新文化品牌。今年以来共开展“峄城欢乐汇”百姓大舞台展演活动20余场次,组织“百姓大舞台”优秀节目到各个公共文化场所举办展演30余场次,受益群众近10万人次。二是让村民上台唱主角。在“送戏下乡”过程中,把村级文化爱好者的节目作为演出节目的主要内容之一,让本村广场舞队、秧歌队、文化能人、民间艺人等参与文艺演出,鼓励村民上舞台同演同乐,发挥群众在文化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提高群众参与率,增强了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开展“戏曲进乡村 文化进万家”文化惠民演出、“喜迎二十大·2022年戏曲进乡村”优秀剧目专场巡演、“我们的节日”之“讴歌新时代 同心庆国庆”本土小戏小剧优秀剧目巡演等活动。目前,已开展“戏曲进乡村”演出350余场,公益电影放映3000余场。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组织开展文化大拜年 送福进万家”线上展、“‘峄’起线上学 文化润民心”线上培训、“众志成城 同心战疫”文艺作品展演等线上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三是擦亮活动品牌。深入开展“榴乡新韵 四季欢歌”2022年“峄城欢乐汇”文化惠民系列活动,拓展活动形式和载体,打造“峄城欢乐汇”群众文化品牌升级版。其中,“峄城欢乐汇”之民俗馆里过大年等3个项目入选2022年第一季度国家公共文化云网络直录播入选名单。“峄城欢乐汇”改革案例,被省委宣传部推荐参评中宣部文改办《新时代文化改革发展典型案例选编》。
随便看看
- 2022-07-18景区智能化售票系统保障景区人性化的服务和精准营销
- 2022-06-23景区票务门禁系统给景区带去哪些便利?
- 2022-06-12为何景区都在使用景区票务智能化系统,好处在哪里?
- 2022-07-24五台山旅游景区介绍,自助游必去的景点攻略
- 2022-07-21“彩韵陶魂——甘肃出土彩陶文物精品展”正式闭展